第一百二十章-《男排,男排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场边,田教练挥了挥手,拦下了两小可能要说的话。
    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,暂且也不是让他们先说的时候,他拿起了战术板,手里的白板笔在上面划着线路,给球员们迅速的讲解着。
    大概就是他需要球员们所做的针对对方的方案吧,效果怎么样他现在也不确定了,在自家未乱也不被动的时候先动,先变局,这在他以往的执教经历中真是少之又少。
    但做还是要做的,否则,以现在的局势,只会被温水煮青蛙。
    另一边,李教练同样拿起了战术板。
    一群蓬蠡队球员也同样围成了一圈。
    只是,他们的战术板上,所划着的却不是要针对的战术方案,反而解析起了之前比赛中的几次攻防。
    有林幕的场内感觉、感受,有李教练的场边观察记录,有一些跑位问题的几个球,被特别拿出来说了一说。
    毕竟是刚不久,有教练和林幕提示,也让当事球员稍一回想就想起了当时的情况,可谓明明白白的。
    接着就是李教练和林幕所讲的分析和改进,也让球员们恍然间,多了些感悟和思索。
    不需要马上能做到怎样,首先要有这个意识,这才是比赛经验的根本所在。
    看情况还不错,比分领先点或者甚至落后点,对目前蓬蠡队来说,战术执行上都不会有太多影响。
    讲了两个球的问题后,李教练也没有再继续说这些了。
    他看向林幕,问道:“小林,等会儿靠前一些,收下尾吧?!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林幕只是略一沉吟,就理解了李教练所谓收尾的大致思路,很干脆的就应了是。
    他转头就看向了身边的队友,说道:“一会儿上去,我会把进攻性和向前性提一提,你们的站位和跑位,变化不会太多,还是那一句,该到位置的要到,该跟的要跟上。
    而且,虽然我靠前一些,但你们在跑位的时候,也依然要坚决,不需要去考虑会不会影响到我……”
    “是……”
    队员们齐声应和。
    其实他们之中真正对战术思路全盘都懂的,还真不好细数。
    可他们依然答的干脆。
    因为,不管懂不懂,你上场后除非非要瞎搞,否则你会很自然的就被引领进去了,可不会让他肆意发挥。
    你说二号位想换位四号位,没有四号位的让,没有后面队友的推,你能过得去吗?
    同样,你四号位的球员,想能让其他球员为你调动防守目光,想二传能传球,同样也是被动被推的。
    比赛中一次攻防的局势,从第一次触球时,就是被一步步的前后串联着推出来的。
    而且,他们其实也都知道,他们打的是战术,同样也不是战术,更应该说的,是一种跑位以及攻防位置中的意识。
    这种意识,或许比熟悉一种战术的意义要来的更大些吧。
    好吧,似乎这份意识有些被动了,他们细品之下也察觉了。
    要说场上全主动大概只有林幕一人,韩晨算半个,而李木恒看起来也有半个主动,但其实细算起来,他依然是被动的。
    这么要一说起来,似乎他们在队里的存在感岂不是很低。
    但事实情况,他们也知道,他们的存在感并不低。
    没能主动,有战术和位置上的原因,大概更多的还是他们的技术和意识缺了点吧。
    否则,如果像林幕那样,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    前面的比赛,林幕是主动发挥,核心带领,看起来主动,实际上也主动。
    而这一场,林幕全盘辅助了,打攻击也只有在前排,正好位置合适的时候才有。像之前比赛那样无所不用其极的情况是完全没有了。
    似乎也被动吧?需要等二传传球,需要等位置,还需要考虑推动他们这些队友。
    但实际情况,林幕就是能把这样一个辅助角色,打出他的效果。
    大概也应了一句话,只有角色球员,没有角色位置。
    给人的表现印象,也完全不能和实际在队伍中所发挥的作用相等同。
    或许,林幕的这些队友们也希望可以能发挥成林幕这样,这应该算是绝大多数人心里的愿望了。
    排球比赛上场6个人,主力加主要轮转7、8个人,全队12个人,不可能所有人都会是冲在最前头,每次完成传球一到两人,完成扣球的也只有一人。
    而全场能吸引人目光,甚至高光的人,也只有那么一到两人。
    可排球比赛,能说其他人不重要吗?
    就比如,此刻的林幕,看起来也不高光,可谁能说他不重要。
    因此,每一个球员都似乎是看到了例子和榜样,想到他们位置的重要性,以及可能变的重要的提升方式,无疑又是一个目标和方向。。
    而如何提高呢,增强意识,然后训练呗,比赛呗!
    暂停结束,双方球员重新上场。
    第(1/3)页